• 订阅RSS Feed

补齐数控机床短板 政府降税相帮

3月 27, 2014   //   by wxje   //   行业新闻  //  0 评论

据了解,我国高档数控装置决定着数控机床的数量,是数控机床的“大脑”,但由于长期以来进口数控装置,中国数控机床基本采用“外脑”,2012年进口减少,出口额首次超过进口额,说明国产数控装置水平有一定的提高,但与竞争力较强的德国、日本相比,仍有一定差距,高档数控装置和系统成为中国数控机床的短板。

目前,国内机床企业已加大数控系统研发,但在与国外对手激烈竞争中,我国机床企业数控系统的推广和采用仍需要企业的不懈努力。

为促进国内数控机床发展、解决高档数控装置需求问题,2014年国家将机床可编程控制器(PLC)、机床用数控单元(包括单独进口的CNC操作单元)的进口税率由5%降至3%,将成套数控伺服装置(包括CNC操作单元,带有配套的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)税率由7%降至3%。

从进口额方面看,2013年PLC进口额与上年趋同,但进口量有所增加,说明国内需求缺口较大;从进口结构看,2012年,从日本进口的PLC最多,其次是德国;2013年相反,德国产品居多,鉴于德国产品比日本售价高出一倍多,这说明我国需求的PLC开始向高端发展。

2013年,数控单元进口平均单价上升,但进口量却在下降,说明产品需求以高端为主;数控单元一直以日本进口为主,德国为第二进口来源地;从伺服装置进口出现量增价跌现象,说明需求大,价格方面则由于日元贬值促使日本产品竞争力提高,德国仍为第二大进口国。

尽管用“外脑”指挥国产数控机床,但不协调或者滞后等问题制约着中国机床的自主发展,影响装备制造业的升级换代,由于高档数控装置的研发投入大、耗时长,需要产学研共同努力,在此背景下,降税满足需求实属无奈之举。

评论已关闭.